暑假期间,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师生11人分别前往包头市固阳县和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深入田间地头、乡镇街道,走进展馆基地、村委农户,开展了一场以“推广普通话 青春实践行”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推普调研,奠定服务基础

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包头市固阳县和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与质量现状。通过扫码填写电子问卷与发放纸质问卷两种方式,及时掌握当地群众普通话运用情况。实地走访重点人群,了解青少年学生、基层干部、老人及儿童的普通话水平、日常使用状况和学习提升意愿等。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但普通话的普及率却成为制约当地群众日常交流、外出务工及当地农牧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实践团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普通话推广计划,为当地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普通话辅导服务,力求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实现高效帮扶,进一步扩大普通话推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依托媒体平台,宣传地标产品

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针对当地地域特色,走访固阳县多个地点,涵盖了固阳农产品生产的多个环节,对“固阳八宝”的标志特色、产业链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实践团赴固阳八宝馆进行参观,同工作人员一起探讨怎样将普通话与现代传媒结合,更好地宣传推广“固阳八宝”。实践团成员用普通话介绍农产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拍摄“固阳八宝”宣传片,借助多媒体平台推广当地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固阳八宝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发挥专业特长,推普浸润乡土




在固阳县召地村和正镶白旗夏日嘎淖尔嘎查,实践团充分发挥公安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普通话推广课程和推普周宣传讲座。“普通话角”成为村委会最热门的区域之一,村民们在这里用普通话交流生活点滴,感受语言带来的温馨与快乐。同时,实践团成员用普通话为留守老人、儿童耐心讲解普通话等级考试知识以及禁毒、反诈的科学常识,为村民分发推广普通话宣传册和禁毒、反诈宣传单,向他们介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禁毒、反诈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未来,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将继续发挥自身所学与专业特长优势,聚焦民族地区需求,通过推广普通话和禁毒、反诈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推普工作与乡村振兴,为乡村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