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内蒙古警察学院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在新城校区隆重举行共建实战化教学机制签约仪式。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内蒙古警察学院党委书记赵剑南,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呼和浩特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牛芳泽出席仪式,学院与呼市公安局两级党委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相关负责同志共70余人参加签约仪式,共商合作共建大计,共谱合作共建新篇。

此次签约仪式聚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和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学院“两化”提升、构建实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研讨交流、建立机制、签订协议等多维举措,实现双方合作共建、协同联动、优势互补、互促共赢,协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双方围绕合作主题,就人才联合培养、实战课题攻关、资源共享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同志争先发言,现场反响热烈,形成诸多共识,是建校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警种覆盖最全、交流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校局深度座谈。

随后,双方共同签署了《内蒙古警察学院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共建实战化教学机制战略框架协议》。

牛芳泽指出,内蒙古警察学院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此次合作共建,为全区公安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径,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北疆安全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强调,一要加强发展共建。探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确定一批互利互惠、互促发展的重点项目,为共同实践“四新”警务、加快奔向公安工作现代化夯石垒基。二要强化党建共建。双方共同加强“公安铁军”培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形成共同的荣誉感、归属感,确保公安队伍和后备力量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三要推动人才共建。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参与任教,互扬优势、互补短板,共同培养高素质现代警务人才。四要深化科研共建。双方联手共建专项实验室、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形成政策解读、技术攻关、成果筛选、人才孵化等全链条合作生态。五要夯实实训共建。双方要加强教育实训资源的共享共用,共同打造紧贴实战的优质课程,推动双方实训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赵剑南指出,内蒙古警察学院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成功举行共建实战化教学机制签约仪式,标志着学院与呼市公安局的合作共建迈入了新的起点,全区公安教育进入了新的赛道。他强调,一要构建“全域化”合作共建格局。在“1+12+N”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实战实训体系框架下,不断强化“协同创新”动力支撑,有力促进学院与呼市公安局“同城一体化”交流合作,双方共建“紧密型实战基地”,形成辐射重点领域的实训矩阵。二要打造“动态化”双向交流平台。健全完善与呼市公安局实战部门共建教师—教官互聘机制,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形成学院教师、呼市公安局实战教官“双导师”教学模式。三要完善“长效化”需求调研机制。鼓励学院教师围绕内蒙古新型犯罪打击治理、生态环境安全、无人机赋能等实战问题,深入呼市公安局开展调研交流,紧密围绕公安实战需要,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四要探索“多元化”新型教育模式。立足“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选派呼市公安局一线实战教官和业务骨干上学院讲台授课,深化一线跟岗与“双导师”制培养,推进实验、实训、实习、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开展“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递进式实践教学,统筹衔接好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战、课堂与现场等培养环节。
会议在双方深入的交流探讨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