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院教师坚定不移贯彻疫情“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厅、教育厅和学院党委疫情防控要求,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育,全力以赴做好线上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警院教师的责任担当。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驻呼高校疫情防控要求和学院党委部署,师生同心同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向全体教师发出以下倡议:
一、强化政治勇担当,凝心聚力抗疫情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我院教师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人民教师”的重要责任,在抗疫大考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彰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奋勇前进的使命担当。严格落实自治区驻呼高校疫情防控总要求,坚决服从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厌战情绪和旁观心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带头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要求,提升党员教师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判断力,提升人民警察履职尽责、有令必行的执行力,加强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动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凝聚警心力量,共同构筑防疫严密防线。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同向同行育学子
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心理类课程主要功能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作用,将疫情防控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使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
(一)用好抗疫“活教材”,讲好育人“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要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激励学生,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引导预备警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同时,要认真搜集疫情防控鲜活素材,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思政育人契机,讲好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抗疫时期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特殊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意识和抗疫意志。
(二)同“心”抗疫,注重“抗疫缓压”教学
为缓解封控管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授课教师要帮助学生筑牢“心理抗疫防线”。心理类课程要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推送心理短文、心理微视频、心理减压操等形式,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科学排解不良情绪。授课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焦虑、烦躁情绪,宿舍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封控期间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困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梳理,呼吁同学们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与环境良性互动,实现自我发展。
(三)节节有“思政”,课课能育人
各教学系部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在增强“课程思政”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在提高“课程思政”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授课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授课教师要将当前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学院抗疫工作中涌现出的大量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融入课程,开展抗疫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形成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
三、锤炼严实教风,确保线上教学实效
全体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姿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吸收借鉴、总结摸索线上教学有益经验,积极学习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将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运用于线上课堂,提高线上教学设计质量,优化“问题驱动-直播讲授-交流分享-反馈评价”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每位教师要努力做到线上教学“标准不降、内容不减”,确保教学质量同质等效,让授课内容通过网络滋润学生的心田。
四、恪守师者责任,彰显新时代师者担当
全体教师要把学习领会、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首课主课必修课,“时时恪守师者责任,处处心系学生”,继续发扬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彰显警院师者风采。要有教育大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把教书育人的责任转化为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在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所需所想,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不断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和仁爱的滋养,积极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引领学生追求科学之真理、人格之健全,尤其是用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就在前方。越是接近胜利,越要有慎终如始的决心,越要有攻坚克难的毅力。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为公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两条战线上取得“双胜利”!